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7:48 点击次数:86
2025年3月28日,一个平凡却充满意义的日子。我与丈夫——我的广州大学校友兼人生伴侣——漫步在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,重温学生时代的记忆。午间,我们走进沁园饭堂,未曾想竟在此偶遇了我的人生启蒙导师林命侠主任。那一刻,八年前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。
命运的转折点:2017年那个夏天的抉择
2017年高考,我以551分的成绩被广州大学新闻专业录取,却因专业调剂而陷入迷茫。彼时,我对编导艺术一无所知,面对陌生的领域,恐惧与不甘让我毅然踏上复读咨询之路。两天内,我与父母辗转广州多家复读机构,最终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工俱乐部里,遇见了改变我一生的人——林命侠主任。
那天,林主任耐心地为每位学生分析复读的利弊。有人被劝退,有人被建议观望,而轮到我时,他敏锐地捕捉到我的焦虑根源:“你害怕的不是分数,而是未知的专业。”他并未直接鼓励我复读,而是理性地为我规划另一条路:“复读的费用和时间,不如投资在暑假的专业学习上。找艺术机构或师兄师姐辅导,比重复一年文化课更有效率。”短短一席话,如拨云见日。
恩师一语,人生转向
我听从了他的建议,放弃了复读的念头,带着忐忑踏入广州大学。开学后,编导专业的课程果然让我倍感压力,但命运却在此埋下伏笔——我遇见了现在的丈夫。他恰是编导专业的“学霸”,从镜头语言到剧本创作,他手把手带我闯过一道道难关。四年同窗,我们从战友成为爱人,如今已携手走过四年婚姻。而这一切的起点,竟是林主任当年那两小时的谆谆开导。
展开剩余53%八年后重逢:教育的温度与传承
时隔八年,当我向林主任提起往事,他起初并未认出我,但听到“551分”“编导复读”时,眼中瞬间闪过光彩:“原来是你!”他感慨道,2018年至今,教育环境已天翻地覆——从华南师范大学科教培训中心到师大中高教育,从开放式办学到全封闭管理,从手机管控到心理辅导……时代在变,但他对教育本质的坚守未变:“自律与适应力,才是学生最该修炼的内功。”
望着他,我心中涌起无限敬意。他不仅是当年为我指路的导师,更是无数迷惘学子的摆渡人。他的智慧在于不盲目鼓励“重来”,而是教会学生如何“向前”。
致谢:师恩如炬,照我远行
今天恰是我与丈夫的结婚登记日。这场偶然的重逢,仿佛命运的闭环。若没有林主任当年的点拨,我不会遇见爱情,更不会在新闻行业找到自己的天地。他的教育理念,早已超越分数与升学,成为我人生中“破局”的钥匙。
临别时,我郑重向他鞠躬致谢。他笑着摆手:“看到你们成长,就是教育者最大的骄傲。”是啊,教育的意义不正是如此?——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,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
后记
走出华师校门,夕阳为百年学府镀上金边。丈夫牵起我的手笑道:“要不要将来带孩子来找林主任咨询高考?”我们相视而笑。或许,这就是传承——师者的智慧与善意,终将在时光中生生不息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下一篇:没有了